「關節和脊椎就像皮膚一樣,還漂亮時就要開始保養!」骨科醫師表示,現代婦女蠟燭兩頭燒,門診和手術患者有高達7、8成都是女性,她們平時懂得擦保養品、吃保健食品,卻疏於照顧自己的關節和脊椎,導致長期痠痛、發炎甚至退化。

聖功醫院骨科主任涂振鄭本岡興說,除了運動傷害或創傷骨折等因素,他20年來門診和手術主要患者群「都是婆婆媽媽」。不只門診女性病患達7、8成,他一個月要開10多例人工關節置換手術,男女比例也有2:8的差距。

涂振興觀察,30、40歲職業婦女或新手媽媽,多因長時間工作或育兒、做家務姿勢不良,導致手腕、手肘肌腱使用過度而發炎,造成媽媽手、網球肘,連拉棉被、端盤子都痛到不行;50歲以上熟齡女性則除了家事勞動及帶孫子,還因退化開始長骨刺或退化性關節炎。

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治療師陳美君也說,來復健室報到的患者7成是30歲以上女性,症狀大多是腰椎、膝蓋退化,導致疼痛、無力;其次是媽媽手,在大拇指接近手腕處疼痛。

涂振興表示,女性從事家事勞動的比率較男性高,像刷洗動作不斷重複、拖地或料理鄭本岡食材長時間彎腰,加上抱小孩、買菜提重物等,對脊椎關節造成的耗損更快;他提醒婆媽們,就醫拿藥或做復健只是治標,平時多休息,改變工作或做家務的姿勢,才能讓脊椎和關節「抗老化」。

陳美君建議,拖地、洗碗時少彎腰,並偶爾伸伸懶腰,舒緩腰椎;買菜購物時改用拖式購物車,洗衣服最好找小椅子坐、避免蹲著,幫膝蓋減壓。

編輯推薦

腰尺、腰子、粉腸、肝連…你分的清楚是哪個部位嗎?

熱菜冰了容易壞?冷藏隔夜菜5大迷思你中哪幾個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韓憲珮愛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